上半年/2023年报
为加强互联网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,全面加强我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,我馆信息技术科会同运维单位对本馆网络、信息系统和网站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自查,现报告如下:
一、网络与信息安全状况
本次检查采用本单位自查、远程检查与现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,检查内容主要包含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组织管理、日常维护、技术防护、应急管理、技术培训等5个方面。
从检查情况看,网络与信息安全总体情况良好。本馆一贯重视信息安全工作,始终把信息安全作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内容。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机构健全、责任明确,日常管理维护工作规范;管理制度完善,技术防护措施得当,信息安全风险有效降低;重视信息系统(网站)系统管理员和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培训,应急预案与应急处置技术队伍有落实,工作经费有保障,基本保证了我馆网络信息系统(网站)持续安全稳定运行。但在网络安全管理、技术防护设施、网站建设与维护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等方面,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。
二、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情况
1.网络信息安全组织管理
按照“谁主管谁负责、谁运维谁负责、谁使用谁负责”的原则,我馆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实行“三级”管理。本馆设有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,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,授权信息技术科对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责任,承担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防护与技术保障工作。
2. 信息系统(网站)日常安全管理
我馆有“中心机房安全管理制度”、“数据安全管理办法”、“门户网站管理办法”、“数据资源管理办法”、“数据备份管理制度”等系列规章制度。各科室基本能按要求,落实责任人,较好地履行网站信息上传审签制度、信息系统数据保密与防篡改制度。日常维护操作较规范,做到了杜绝弱口令并定期更改,严密防护个人电脑,定期备份数据,定期查看安全日志等,随时掌握系统(网站)状态,保证正常运行。
3. 信息系统(网站)技术防护
我馆网络数据中心建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安全防护措施。
一是建有专业中心机房,配备视频监控、备用电力供应设备,有防水、防潮、防静电、温湿度控制、电磁防护等措施,进出机房实行门禁和登记制度;
二是网络出口部署有安全系统,部署有应用防火墙,并定期更新检测规则库, 重要信息系统建立专网以便与互联网物理隔离;
三是网络设备、安全设备等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检查,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补丁,配置口令策略保证更新频度;
四是全面IP地址实名绑定,具备上网行为回溯追踪能力;
五是对重要系统和数据进行定期备份,并建有灾备中心。
4. 信息安全应急管理
我馆制定有《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》,信息技术科会同运维单位进行了年度应急演练,确保网络安全事件的快速有效处置。
5. 信息安全教育培训
定期进行全员信息安全保密培训,增强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, 提高技术防护能力。
三、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
通过具体检查项目,我馆在信息安全工作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:
1. 安全管理方面:部分系统日常管理维护不够规范,数据备份重视不够,信息保密意识差等问题
2. 技术防护方面:安全技术防护设施仍不足,如缺少数据中心上网行为管控和日志审计系统,无法对网络内用户操作进行安全审计。
3.应用系统(网站)方面:个别应用系统(网站)存在应用系统安全漏洞,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。
4.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尚未全面开展
四、整改措施
针对存在的问题,本馆信息化领导小组专门进行了研究部署。
1.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,规范信息系统和网站日常管理维护工作程序加强网管员技术培训,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。
2.继续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防护设施。定期对服务器、操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隐患排查,建立针对性的主动防护体系。
3.全面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。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后续定级测评、整改等工作。
4.加强应急管理,着力开展实战演练。认真安排组织年度信息安全应急演练,按计划实施。加强部门间协作,做好应急演练,将安全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。